澜沧江-湄公河环境合作中心赴老挝开展中老环境合作相关成果落实调研活动
2018-11-16  本文来源:  
分享到:

 20187月,中国生态环境部领导访问老挝,代表中国生态环境部与老挝自然资源与环境部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和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自然资源与环境部生态环境合作谅解备忘录》及《中老生态环境合作行动计划(2018-2022)》,就具体领域开展合作达成共识。为落实中老双方达成的共识和成果要求,澜沧江-湄公河环境合作中心于2018115日至1110日赴老挝开展了系列调研活动。

调研期间,代表团分别与中国驻老挝大使馆、老挝自然资源与环境部、琅勃拉邦省自然资源与环境厅等机构进行了座谈,就中老环境合作情况及相关成果落实计划、合作优先领域及未来合作方式等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

                   

代表团访问老挝自然资源与环境部并座谈

代表团访问中国驻老挝大使馆经商处 

代表团与老挝琅勃拉邦省自然资源与环境厅座谈

此外,代表团还参观了万象市Houayang-Dongmakkhai植物园规划地、老挝自然资源与环境部自然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大气环境自动监测系统及移动式空气质量监测站、万象市Nahai村粪便污泥管理设施、Thatluang水库周边污水排放系统和自然污水处理系统、琅勃拉邦市垃圾填埋设施、自来水厂及污水处理系统与Nam Khan河保护区,并就万象、琅勃拉邦市大气环境监测合作示范、中老清洁水计划示范项目选址进行了具体考察。代表团还与老挝国立大学科学技术学院进行了工作座谈,就推动中老环境教育与环境能力建设等议题进行了交流探讨。

深入了解万象市Houayang-Dongmakkhai植物园规划地情况

老挝自然资源与环境部气象与水文司环境监测站

参观万象市Nahai村粪便污泥管理设施

深入了解万象Thatluang水库周边污水排放系统和自然污水处理状况 

 

琅勃拉邦市Phouphueng自来水厂

 

琅勃拉邦市8公里垃圾填埋场情况 

  

琅勃拉邦市Mano村污水集中处理系统

此次调研活动重点了解了老挝环境可持续发展现状、挑战和现实需求,为进一步落实中老双方达成的生态环境合作共识和成果要求,高效推动中老环境合作示范打下了坚实基础,并与相关组织机构就具体领域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

 

 

访谈实录:

老挝自然资源与环境部规划与合作司副司长Souksamone PATHAMMAVONG

“此次澜沧江-湄公河环境合作中心代表团的来访,为我们的工作带来了很多很好的想法与建议,希望未来我们双方能继续加强合作,帮助老挝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老挝自然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所长Virasack CHUNDARA

“空气质量监测对老挝来说是一个比较新的领域,目前万象仅有一个固定的监测站点和一部移动监测车,且监测数据的范围比较基础,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挝公共工程与运输部万象公共工程与交通厅供水与环境办公室负责人 Korlahanh SENBOUTTALATH

“由于资金、技术等方面的限制,万象的水处理设施还不完备,个别区域水污染严重。从政府的角度讲,我们要加强与多方面的合作,吸引更多污水处理资金与技术,中国污水治理经验对我们至关重要。”

琅勃拉邦省自然资源与环境厅副厅长Katthiya VANNASACK 

老挝国立大学环境学院教师

“老挝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仅靠老挝很难实现。我们需要与周边邻国共同合作,通过引进先进的环境治理技术与项目,共同保护湄公河及我们的生态环境。” 

老挝国立大学二年级学生

“希望未来我的国家能有更好的环境管理设施,生活及工厂的污水要经过处理后再排放到环境中,汽车尾气的排放也应该得到控制。”

琅勃拉邦省自然资源与环境厅代表

“我是老挝琅勃拉邦人,曾在中国湖南大学留学,学习环境科学。中国为我们提供各种奖学金项目,让我有机会学习更先进的环境标准与技术,并将这些技术带回到老挝。我们了解到,澜沧江-湄公河环境合作中心将为琅勃拉邦省自然资源与环境部门提供能力建设的培训,期待希望未来会有更多这样的项目,帮助老挝提高环境治理能力。”

    “老挝的自然状况比较好,但还是存在一些环境污染问题,尤其是在我们琅勃拉邦省,水电建设项目、矿产开采及旅游业等,导致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放到河流。所以,我们要加强与政府、非政府组织,尤其是澜沧江-湄公河环境合作中心的合作,在环境管理能力建设、污染监测、污水处理方面提供更多支持。”